close
之前都是處在"沒有廚房"的生活, 認命的吃外食, 到了美國之後幾乎是自己住, 開始了"有廚房"的生活, 但是廚藝仍舊是一蹋糊塗, 想好好吃一頓 home made dinner 仍舊是難上加難. 這種在很多人來說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 對我來說卻是"很幸福"的事,但是對某些人來說卻不是那麼一回事, 因為他們已經習慣活在幸福當中.

小時後一直都不知道晚上回到家之後有現成的飯菜吃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當時都只認為是理所當然的, 典型的人在福中不知福, 常常還和媽咪在"飯可不可以裝少一點?"上討價還價. 不是要減肥或是什麼的, 只是純粹不喜歡吃沒有味道的白米飯. 離開家之後可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

國中三餐自個兒解決, 早餐通常是蛋餅加豆漿, 奢侈一點就買個卦包解解纏. 中午得在學校解決, 吃不慣學校賣的便當, 索性不吃或者是吃個麵包就解決了, 對於正在發育的孩子來說實在不是好事, 不過也沒辦法, 這就是挑嘴的下場囉. 放學後得趕補習班, 六點下課, 六點半開始補習, 半個小時之內要解決晚餐和趕到補習班, 想好好吃頓飯當然也是癡心妄想. 常常是麵線一碗, 或是炒麵一盤就算了. 高中三年過的日子也是差不多, 不同的是高中放學早, 沒有所謂的"留校晚自習", 也沒有補習, 可以好好的吃晚餐, 於是吃了三年的自助餐.

到英國之後住寄宿家庭, 早晚餐不用頭疼, 由家庭包辦, 午餐仍舊是我最頭痛的一環. 學校餐廳的食物油膩膩的難吃又貴的半死, 一方面捨不得買, 另一方面也不喜歡吃, 索性又是泡麵一碗或者是熱巧克力一杯就算了, 偶而買個冷冰冰,難吃又貴死人的三明治換換口味. 有一回我窩在樓梯口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在吃午餐, 應該不是什麼好吃的東西. 一位很要好的新加坡同學看到了就對我說," 你媽媽看到你這個樣子一定難過的哭出來." 我笑一笑. 英國的空氣雖然冷颼颼, 但是人終究是溫暖的.

也罷, 雖然廚藝不精, 但至少認得幾種五穀雜糧, 上館子也知道該點什麼, 這樣就夠了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ba10 的頭像
    mba10

    數饅頭等畢業的日子

    mba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